close

析蝴蝶春夢


書        名:蝴蝶春夢                  
作  者:符傲思   
 出版社:皇冠文化                    
ISBN:9573320606
出版日:2004.06.15      


關於作者  當代後設小說大師──符傲思 John Fowles
一九二六年生於英格蘭南部的愛塞克斯郡。二次大戰時應徵入伍,在皇家海軍陸戰隊服役兩年,擔任中尉。戰後進入牛津大學學習法語和德語文學。
符傲思從一九六三年起專職寫作,他被推崇為當代文壇的後設小說大師,不僅關切創作過程與文學作品間的關係,更致力於各種文學形式的實驗,以及開展新的小說形式與理論。他的作品已成為全世界大學英語系和文學系學生的必讀教材,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
在他的眾多作品中,《蝴蝶春夢》是其成名處女作,書中巧妙運用自白與日記對照書寫的形式,來推衍男、女主角的對位關係與微妙的心理變化,並對六○年代盛行的驚悚片、偵探片等類型電影,以及羅曼史、古堡小說等文學形式進行擬諷。出版至今銷量已超過五百萬冊,並被美國名導演威廉•惠勒改拍成電影,曾贏得坎城影展最佳男、女主角大獎,並榮獲奧斯卡金像獎男、女主角提名。
符傲思的另一代表作《魔法師》,被選為二十世紀百大英文小說經典。符傲思在以寫作為業之前,曾在希臘、英、法等國擔任了十二年的教職,其中在希臘斯佩德西島上度過的兩年,對他後來的生活和作品都有著啟蒙性的作用,而《魔法師》也正是這一影響下的代表作品。全書在心理描寫上極為細膩深入,結構奇巧,故事在歷史和現實間不斷切換,撲朔迷離,更揉合了文學、哲學、繪畫、音樂及自然科學等方面的知識,帶領讀者體驗了一場難以置信的閱讀冒險。
至於最為人熟知的《法國中尉的女人》,則曾榮獲麥米倫銀筆獎和W. H. 史密斯文學獎。符傲思戲擬十九世紀小說的敘述形式,批判寫實主義對於創作的壓制,並利用多重開放式結局賦予小說更大的詮釋空間。本書並被二○○五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英國劇作大師哈洛德.品特親自改編成電影劇本,由影后梅莉•史翠普主演,她並因此獲得一九八一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提名。
符傲思長年定居於英國南部的來木鎮,而此地也正是《法國中尉的女人》故事的發生地。他於二○○五年十一月因心臟病病逝,享年七十九歲。  <註解>我去查了資料才明白何謂後設?後設小說與後設電影往往與「自我指涉性」(self-reflexivity)連在一起,創作者(包括作家與導演)的目的並不是只想說一個精彩的故事,而是企圖在創作過程中,不斷反省小說與電影本身的形式與創作過程。他們希望在凸顯體制背後的成規、檢驗制式的小說與電影傳統之後,能進一步發展出新的文學形式及電影語言。後設文學的一大特色便是製造語意虛 瑝瞗B文體雅 甞U等後現代矛盾,小說家開始質疑所謂現實與歷史的權威,認為這些不過是暫時的而非永恆不變。     故事內容介紹:  米蘭達:
以前你蒐集蝴蝶,現在你蒐集我,
你把我釘在這個小房間裡,供你隨時把玩。
為什麼你要從生命中摒棄生命?為什麼你要殺死所有的美?
活下去,我要以死亡就是活著的方式活下去,我要下贏和死神的這局棋!   佛瑞德:
如果我告訴妳我很快樂,妳一定不會相信,對不對?
因為妳認為我沒有正常人的知覺,妳不知道我也有深刻的情感,我只是沒辦法像妳那樣表達出來,可是表達不出來並不代表它們就不深刻啊!
我只求妳了解我多麼愛妳、多麼需要妳!還有,要是換了別的男人綁架妳,可能會做出什麼樣的事情……  原作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是男主角的自白,以克里格娓娓道出他愛戀米蘭達的心路歷程揭開本書的序幕,此處傅敖斯模仿羅曼史的敘述語氣,有意誤導讀者期待一段浪漫的愛情故事產生。但是出人意表地,接下來發生的情節卻活脫脫是一幕幕心理驚悚劇──克里格綁架米蘭達,將她囚禁在荒郊一棟遺世獨立的老屋的地下室中。  至於小說的第二部是米蘭達被囚禁密室時所寫的日記,其中記載了她對克雷格看似正常的外表下,實則瘋狂的心理與行為的批判,以及她記錄個人對於文學、藝術的體驗,與美學知識貧乏的克里格相抗衡。她對於事件的敘述常與克里格的重疊但兩者說法卻截然不同,米蘭達的日記成了克里格自白的反證,使讀者懷疑克雷格說法的可信度,雖然米蘭達掙脫牢籠的企圖終歸失敗,她死亡的真相也未被揭露。在小說的第三部份,敘述權又重新被克雷格奪回,原本為米蘭達之死深感罪惡而意圖殉情的他,在讀過日記後改變了主意,埋屍之後又繼續搜尋他的下一個收藏目標瑪莉安(Marian),另外一個以M字母開頭的女子!克雷格並未從他與米蘭達相處的經驗中獲得任何教訓,仍然繼續尋找獵物,這樣冷峻的結局令人思之不寒而慄。     讀書心得     在選擇書籍上,我原本打算選擇大家眼中所謂經典作品比如說杜斯托也夫斯基的「罪與罰」,探討人面對犯罪的無力,並內心深處的罪咎,需要救贖的渴望。但幾經轉折我還是寧可選擇我有感覺的書籍。我認為所謂的文學作品必須要能閱讀到作者內心的精神世界,試圖去理解作者要表達的意念,甚至要在作品中能投射出自己。嗯~必須要有一種好像能看到自己的感覺,引發出我去做出思考的衝動。而符傲思作品的特質恰恰有我想要的東西,會挖出內心底層的自我。     書中對於兩者間囚禁者與被囚禁者兩者間的心理層面用了大量的描寫,我試圖去想像如果有一天自己被關了起來,一眨眼跌落至世界的盡頭,接觸不到我所熟悉的人ˋ事ˋ物,我心愛的人,每天一睜開眼只能看到同樣的景象,只能呆在一個小房間,看不到天空,只能接觸那位囚禁者,憎恨的情緒一定會隨之蔓延,最後一但絕望時我是否性格會整個扭曲,拋棄我所相信的真理,為獲得自由選擇用暴力解決問題,人性跟理性間要做如何做抉擇?這是值得去做深思的。米蘭達在恐懼憎恨中夾雜憐憫的情緒,這兩者情感必定相互拉扯。因為會產生憐憫的情緒通常是因為認為自己是強者,站在高處看著對方。米蘭達雖然失去自由成為行為能力上的弱者,但她清楚明白自己在階級地位上高於克雷格,是屬於一種知識份子的優越感,文化差異的不同滋生出這份優越意識,進而導致階級地位的差異性產生。而我這幾天一直想著優越意識的問題,會不會自己在不自覺中露出自以為是的嘴臉,輕視著知識水準不如自己的人?或是嘴裡說著要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想,卻只是拿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這樣的想法令我心驚,擔憂自己成了偽善者。     而身為蝴蝶蒐藏者-綁架者克雷格性格偏執到出乎常人。當他樂透中獎時,他內心慾望便壓抑不住,進而從事犯罪行為。他擁有犯罪心理學所提到的性格特徵。     一 自我安慰:推卸責任,以減輕罪惡感或焦慮感,呈現方式有「收害者想法」、「淡化」、「常態化」。     二 切除斬斷:暫時消除與常態規範的關係,以消除犯罪時內心的恐懼害怕
  在克雷格的文本中,我們看到的淨是自欺欺人的語句與推卸責任的態度:明明刻意地經營這則犯罪計畫,卻說「請她來作客是一時興起,並不是我中獎時就擬定的計畫」。「我不知道」、「不知道為什麼」幾乎像克雷格的口頭禪似的,用以否認他對米蘭達所造成的一切傷害。
  三 自恃特權:所有權、獨特性、誤判貪念與特權為需求與權利     克雷格把金錢跟權力畫上等號,不認為自己囚禁米蘭達是種犯罪,他認為他動機單純只是為了讓米蘭達更了解他才綁架她。
  四 權力取向:想要控制周圍的環境與人     克雷格把米蘭達觀在地下室,把人當成蒐藏品企圖控制米蘭達
  五 虛情假意:以小善事自認自己仍為好人     克雷格一直認為自己道德高尚,沒有對米蘭達做出換做是別人早就犯下的惡行,並得意於自己的高尚情操。
  克雷格他喜歡的並非一個有血有肉的真實女人,而是一個幻夢中的女神形象。米蘭達在他面前裸露試圖誘惑他,反而使他產生恐懼厭惡的感覺,進而失去了他對米蘭達的尊敬,這不是正常男性該有的反應,對女人不應該產生尊敬的感覺,他病態的壓抑情慾,否認自己有這方面的需求,把感情看成純真無暇,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為了更接近米蘭達,克雷格只好利用金錢打破文化階級的差異性,希望藉由與世隔絕的相處方式,讓米蘭達能「專心地」認識、了解他。但互動過程充滿挫折與衝突,這兩個孤獨的靈魂並沒有真正接納對方的不同。橫在中間的階級、文化與個性的差異,仍舊牢不可破。而為了自由,米蘭達決定用最原始的本錢來換取,但並沒有因此而更了解對方(她甚至還誤以為他性無能)。雖然兩個來自不同文化的人差異性太大,但佛瑞德始終抱有一絲希望,在米蘭達患病死亡後,他甚至有和她殉情的打算。直到發現她的日記,才徹底死心。最後,佛瑞德又盯上另一名女子,準備展開下一個囚禁計畫。他可能不知道,真正被禁錮的是他自己,屬於一種無形的監禁,被某種想像與信仰所囚禁。
符傲思自己曾經表示,社會上始終存在著一種「少數」vs.「多數」、「他們」vs.「我們」的殘酷衝突,這種衝突一方面肇因於大眾對於文化精英不必要的忌妒,一方面也來自於精英對於大眾不必要的輕視,而他寫《蝴蝶春夢》的目的,就是想透過寓言的形式去分析這種衝突所帶來的一些後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vonne7138 的頭像
    evonne7138

    evonne7138的部落格

    evonne713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