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圖騰信仰心得    


閱讀完同學的報告後,腦子裡都在跳躍著“圖騰”這個詞.,「圖騰」是近代社會學、民族學或文化人類學的一個概念性詞彙。從語源的角度來看,這個詞彙是出自北美洲印地安人所使用的奧其華(Ojibwa)語(阿爾岡金部落,Algonkintribe)的ot-otem或ot-otam,指的是「他的親族」的意思。自從18世紀末(1791)英國商人約翰.朗格將ot-otem或ot-otam以totem(當時寫作totam)一詞來替代,同時也將ot-otem或ot-otam所蘊含的信仰觀念公諸於世:相信人起源於某種自然物或自然現象,並相信人與這種自然物或自然現象之間存在著親屬關係。「圖騰」概念遂成為學術界的新焦點,而「圖騰文化」或「圖騰崇拜」(totemism[6])也就逐漸被認為是人類最古老、最奇特的一種文化現象。換言之,「圖騰」原來只是一種人與物之間有著「親族」關係的觀念性名詞,而隨著「親族」觀念與社會組織發展的呼應與結合,遂構築出所謂的「圖騰文化」或「圖騰崇拜」理論,甚至成為歷史的某一個階段的專有名詞。
  同學研究了四方神獸的圖騰信仰,我覺得可以延伸至圖騰與變形神話的關係。圖騰理論的大量運用,在神話研究中還有變形神話。「變形」(metamorphosis)一般學術討論上也稱之為「變化」,指的是:「人類與動物或他物的互相變化,也常有神話說明他。如雲某處的石頭原來是人,由於某項原因而化成的。原則上這是神話學當中的一種類型名稱,在神話分類中或稱之為變形神話,或稱之為變化神話,是一種神話傳說中關於人與異類(人以外有生命的或無生命的類、種)的形態互換,其中包括人變異類、異類變人等等情況的敘述。  假設我們以「圖騰」的觀念作為詮釋變形神話的思考基準點。樂蘅軍先生在〈中國原始變形神話試探〉一文中認為  「變形動機有很多跡象是和原始宗教同一根源的。本來人類學討論原始宗教必包含神話;神話和宗教不同的地方,是宗教用崇拜的儀式來表示信仰,而神話用語言或文字的敘述來表示信仰。它們在很多地方疊合,而可互釋。變形神話的動機,絕大多數需要用原始信仰來解析說明的。首先最顯著也最重要的,是圖騰信仰。圖騰信仰認為一個人的生命既出自他所屬的圖騰物,所以一方面他秉有這圖騰的特性,一方面他生自圖騰,那麼他的死亡,是又回歸他的圖騰物去。浦忠成(1957-)先生認為神話裡的「變形」因由,有主動與被動之分,包括:(一)圖騰變形:此類變形是圖騰物變化而成為人,或是人變化成為圖騰物;(二)遭遇危險之變形:即為了扭轉或逃避危機,而選擇變形一途;(三)懲罰性之變形:違背約定或犯下禁忌之行為,為懲罰或報應而以變形方式行之,這是不自願的被動變形;(四)解脫死亡之變形:企圖超脫死亡界限而使生命之本質昇華,讓死亡不再是滅絕的關口,而能變化形驅,轉生於另一種運命系統的樞紐。        圖騰作為氏族的崇拜物和標誌,常常對這個氏族群體的文化產生巨大的影響。而圖騰本身具有一股強大穿透力因此帶給我的一種神秘而古老的感覺。通過圖騰研究,我可以了解一個民族的歷史和民俗,認識一個民族的民族心理與特點。 圖騰崇拜作為一種文化現象,曾普遍存在於世界各個原始民族之中,對人類社會的影響,不僅範圍廣,而且源遠流長。古老的華夏族所崇拜的蛇、鳥圖騰,之後衍變為龍、鳳,一直存在於中華民族的各個生活領域,至今人們還在自稱“龍的傳人,鳳的後裔”。現今有些國家的國徽、國旗上的圖案,都與圖騰有關。這類圖案,象徵的是一種思想的共識、一種古老的信仰、一種精神的力量。圖騰文化的痕跡在現今社會中依然存在,這大概就是我們研究圖騰文化的現實意義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vonne7138 的頭像
    evonne7138

    evonne7138的部落格

    evonne713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