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於愛人,而不是渴望被愛
我們該如何在一段段不算短的感情中通行無阻?而從一段到另一段愛情間,又如何不讓孤獨的痛苦啃食自己?
29歲的Sophia從青少年時期開始就戀情不斷,每一段都超過兩年。她說:「姊妹淘們責怪我:『妳和男人的戀情太密集了,休息一下!』但兩星期後,我就遇到Alban。我們住在一起,我在戀愛,不覺得有什麼問題。」
或許妳會覺得,戀愛不斷電的女性,都是因為非常渴望被愛?心理分析師、同時是愛情喜劇的作者兼演員Sophie Cadalen認為剛好相反──「她們比一般人多了某種特質,例如喜歡戀愛的感覺、生活態度傾向於冒險,但最重要的是──她們渴望愛人更勝於被愛,而這樣的渴望並不常見。人們並非隨時準備好愛人,經常會抗拒或害怕。相反的,這些女性充滿渴望與活力。在她們體內有一種完全無保留的信賴。她們的渴望會激起對方的欲望。這是為什麼即使她們不是最美麗的女人,仍然比其他女性對男性更具吸引力。」
輕鬆點,下一段關係會更好
因此,之於身邊永不缺伴侶的女性而言,只需彎下身採摘一個現成的男人便可。43歲的Laurence就說:「男人,永遠都有啊!」她過單身生活的日子加起來不過一個月。對這些永遠在戀愛的女性,一切都來得很容易。Sophia則表示:「我總是被釣的一方。當一段感情結束,我不會像那些單身的朋友般被焦慮衝擊,我知道下一段感情很快就會來臨。不要花很多時間去思索愛情本身。」
另外,也不要把事情複雜化。就像Sophia從來都不覺得分手後的休息很要緊,不像珍妮佛安妮斯頓和布萊德彼特離婚後,好幾個月都獨自和她的拉布拉多犬在海灘上散步──小珍,妳必須繼續向前啊!Sophie Cadalen強調:「有些關係有洗滌的功能;有些讓人重拾對生活的樂趣;有些能讓人重新相信愛情這件事。而這些女性心裡想的不是『我得找到未來孩子的爹』,而是抱持對新關係的期待,輕鬆地投入生活……常常反而是這樣的關係更能持久。」
輕鬆,熱愛生活又柔軟……這就是永遠身邊有男伴的秘訣。
「戀愛不斷」與「不斷戀愛」的差別
然而也有與上述極端相反的例子。成功的「戀愛不斷」,必須奠基在穩固的內在世界之上;但單純害怕落單的「不斷戀愛」,卻是不健康的依賴心態──我們身邊總是有些女性朋友瘋狂地換男人,只為填補空虛。31歲的Leonie在結束一段超過十年的關係後,說:「如果我不戀愛,就什麼都沒有。我害怕一個人。」
心理分析師 Maryse Vaillant 認為,Leonie就是對愛情過度依存的症狀。她解釋:「三十年前,女性獨身是不可能的。但如今的女人事業、經濟獨立,讓她可以獨自生活。然而很多年輕女性卻直接從原生家庭的生活進入伴侶生活,馬上建立另一種情感上的依賴,缺少了年輕時期尋伴的階段──但這個階段對學習躲避危險關係、認識自我卻十分重要。」
Maryse Vaillant說:「愛情不是沒有任何狀況的,跟單身的生活一樣都有各種問題要解決;而孤獨和幸福一樣都很矛盾──想要時找不到,抓住它時又想逃開;幸福的孤獨跟幸福的愛情都一樣,不會自己降臨,妳必須去學習,而如果妳想要愛情,首要的不是對外尋求,而是看清自己。」珍妮佛安妮斯頓還有和她一樣的女性都應知道:與其瘋狂尋找「真命天子」,為何不僅僅為自己而活?也許當妳把眼光從愛情身上移開的時候,愛情就會悄悄降臨!
愛情寵兒這樣說
Laurence,43歲──「愛情從不是我生命中的第一」
「我從來不明白單身生活有什麼好。伴侶生活是項挑戰,我喜歡。它讓我不放縱,迫使我往前走。然而,愛情從來不佔據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位置,它只是幫助我在工作上自我建構、在個人方面充分發展。即使結婚15年,我永遠都保留獨處的時間。我現在和生命中的男人不住在一起,但這種獨立從不讓我感到孤獨。」
Sophia,29歲──「不要尋找偉大的愛情」
「我的秘訣是從不去尋找偉大的愛情。當我對一個男人意亂情迷之時,我會讓他知道我是活會,而且我喜歡他。我從來未曾當過等待白馬王子的害羞女孩。我不怕說『我愛你』。事實上,總是我先說這句話,男孩子理所當然立刻投降。我談過幾段兩年、三年或五年的感情,從沒後悔過。每段感情都有收穫。如果我跌倒了,就再站起來重新出發!」
她們比一般人多了某種特質,例如喜歡戀愛的感覺、生活態度傾向於冒險,但最重要的是──她們渴望愛人更勝於被愛,在她們體內有一種完全無保留的信賴。她們的渴望會激起對方的欲望。這是為什麼即使她們不是最美麗的女人,仍然比其他女性對男性更具吸引力。
本文章轉載自「《ELLE》國際中文版雜誌八月號」